肺部陰影和肺部結節是肺部影像學檢查中常見的兩種表現,區別包括定義、形態、病因、診斷、治療等方面。
1.定義:肺部陰影是指在胸部影像學檢查中,發現肺部存在密度增高的區域,其範圍和形態不固定;肺部結節則是指肺內直徑小於或等於3釐米的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病灶。
2.形態:肺部陰影的形態多樣,可能是片狀、條索狀、斑片狀等;肺部結節通常表現為圓形或類圓形的小結節。
3.病因:肺部陰影可能是由肺炎、肺結核、肺膿腫等感染性疾病引起,也可能是肺癌、肺間質纖維化等非感染性疾病導致;肺部結節的病因較為複雜,可能是良性的,如肺炎性結節、肺結核球、錯構瘤等,也可能是惡性的,如肺癌。
4.診斷:對於肺部陰影,醫生通常會結合患者的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判斷;肺部結節則需要進一步評估結節的大小、形態、密度、邊緣等特徵,可能需要進行增強CT、PET-CT、病理活檢等檢查來明確診斷。
5.治療:肺部陰影的治療方法取決於病因,如感染性疾病需要抗感染治療,腫瘤性疾病可能需要手術、化療、放療等;肺部結節的治療則根據結節的性質和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良性結節一般定期隨訪觀察,惡性結節則需要及時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無論是肺部陰影還是結節,發現後都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適當運動,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