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症和腺肌症的區別體現在發病機制、症狀表現、病變部位、婦科檢查、治療等方面。
1.發病機制: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體以外的部位;腺肌症是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子宮肌層。
2.症狀表現:子宮內膜異位症常表現為痛經、慢性盆腔痛、月經異常和不孕等;腺肌症主要症狀為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和進行性加重的痛經。
3.病變部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變可累及卵巢、直腸陰道隔、輸尿管等部位;腺肌症的病變主要集中在子宮肌層。
4.婦科檢查: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婦科檢查時可觸及與子宮相連的囊性包塊或盆腔內有觸痛性結節;腺肌症患者子宮呈均勻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結節隆起,質硬且有壓痛。
5.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及介入治療等;腺肌症的治療根據患者的症狀、年齡和生育要求等因素,可選擇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或子宮動脈栓塞術等。
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建議進行治療。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注意保暖,尤其是在經期要注意休息和個人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