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游走性疼痛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痛風等。
1.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與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可出現關節紅、腫、熱、痛,疼痛呈游走性。治療上主要使用抗生素消除鏈球菌感染,同時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
2.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侵蝕性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自身免疫病。關節疼痛、腫脹、僵硬,且疼痛常呈對稱性、多關節性、持續性,也可出現游走性疼痛。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手術治療,常用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抗風濕藥、糖皮質激素等。
3. 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病變,多與年齡、肥胖、勞損、創傷等因素有關。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僵硬、腫大、活動受限,部分患者可出現游走性疼痛。治療方法包括減輕體重、避免過度勞累、藥物治療如非甾體抗炎藥、軟骨保護劑以及手術治療。
4. 反應性關節炎:是一種發生於某些特定部位如腸道和泌尿生殖道感染之後而出現的關節炎。除關節症狀外,還可伴有尿道炎、結膜炎等。治療以抗感染和對症治療為主,常用藥物有抗生素、非甾體抗炎藥等。
5. 痛風:是由於血尿酸水平過高,導致尿酸鹽結晶沈積在關節內而引發的一種疾病。急性發作時,關節劇痛,常首發於第一跖趾關節,也可出現關節游走性疼痛。治療包括控制飲食、降低血尿酸水平如使用別嘌醇、非布司他等藥物、緩解急性症狀如使用秋水仙鹼、非甾體抗炎藥。
關節游走性疼痛的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暖,避免關節受寒;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增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