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激素缺乏症是由於腺垂體合成和分泌生長激素部分或完全缺乏,或由於生長激素分子結構異常等所致的生長髮育障礙性疾病。患者身高低於同年齡、同性別正常健康兒童身高的第 3 百分位數或低於 2 個標準差以下。
該病的病因較為複雜,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生長激素缺乏症多由遺傳因素引起,包括基因突變、染色體異常等。繼發性生長激素缺乏症則多由下丘腦、垂體或其他顱內腫瘤、感染、創傷、放射性損傷等因素導致。
生長激素缺乏症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生長遲緩,身材矮小,骨齡落後於實際年齡,面容幼稚,性器官發育不良等。患者還可能伴有智力發育正常、食慾一般、學習成績與同齡兒童無差異等特點。
對於生長激素缺乏症的診斷,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臨床表現、生長激素激發試驗、胰島素樣生長因子 - 1 測定、骨齡檢查等結果。一旦確診,應盡早進行治療。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是使用重組人生長激素進行替代治療。治療的劑量和療程應根據患者的年齡、體重、病情等因素進行個體化調整。
在日常生活中,生長激素缺乏症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飲食,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同時,患者應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進行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促進身高的增長和身體的健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