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血流儲備分數測定的檢查步驟

發佈時間:2025-04-02 12:36:51

血流儲備分數測定常見檢查步驟包括患者準備、導管置入、壓力導絲準備、測量基礎數據、注射腺苷、測量血流儲備分數等。

1. 患者準備:在進行血流儲備分數測定前,患者需簽署知情同意書,告知醫生自身病史、過敏史等信息。同時要停用可能影響檢查結果的藥物,按照醫生指示禁食一段時間,以確保檢查過程順利進行。

2. 導管置入:局部麻醉後,醫生會通過穿刺將導管經皮插入冠狀動脈開口處,建立起通往心臟血管的通道,為後續操作提供途徑。

3. 壓力導絲準備:將特殊的壓力導絲沿著導管送至冠狀動脈病變部位遠端,該導絲能夠精確測量血管內的壓力變化,為獲取準確數據奠定基礎。

4. 測量基礎數據:在未使用藥物干預的情況下,利用壓力導絲測量冠狀動脈內的基礎壓力和血流速度等數據,這些數據作為後續對比的基準。

5. 注射腺苷:通過導管向冠狀動脈內注射腺苷,腺苷可使正常冠狀動脈血管擴張,而狹窄病變處血管無法正常擴張,以此來誘發心肌缺血狀態。

6. 測量血流儲備分數:在注射腺苷後,再次利用壓力導絲測量病變血管遠端的壓力,並結合之前測量的基礎數據,計算出血流儲備分數,以此評估冠狀動脈狹窄病變對心肌灌注的影響程度。

在整個檢查過程中,患者要保持放鬆,避免過度緊張影響檢查。檢查後需按照醫生要求臥床休息,密切關注穿刺部位有無出血、血腫等情況。若出現不適症狀,如胸痛、呼吸困難等,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血流儲備分數測定的檢查步驟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