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成功後的臨床評價指標常見的有胸痛症狀緩解、心電圖 ST 段回落、心肌損傷標誌物峰值提前,稍罕見的有再灌注心律失常等。
1. 胸痛症狀緩解:
胸痛是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狀,溶栓成功後,堵塞的血管再通,心肌得到血液灌注,缺血缺氧狀態改善,胸痛症狀會明顯減輕,一般在溶栓後 2 小時內胸痛可基本緩解或明顯減輕,這是溶栓成功的一個重要臨床跡象,提示心肌的氧供得到恢復,心肌損傷不再進一步加重。
2. 心電圖 ST 段回落:
心電圖 ST 段抬高是心肌梗死急性期的典型表現。溶栓成功後,抬高的 ST 段會逐漸回落。通常在溶栓後 2 小時內,ST 段抬高最明顯導聯的 ST 段回落幅度≥50%,這表明梗死相關血管再通,心肌的損傷程度得到控制,心肌細胞的電活動逐漸恢復正常。
3. 心肌損傷標誌物峰值提前:
心肌損傷後,血液中心肌損傷標誌物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鈣蛋白等會升高。溶栓成功後,由於心肌再灌注,心肌損傷標誌物會提前達到峰值。一般 CK-MB 峰值提前到發病 14 小時內,這反映了梗死心肌得到及時輓救,心肌壞死範圍縮小。
4. 再灌注心律失常:
溶栓成功使閉塞血管再通後,部分患者會出現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室性早搏等。因為缺血心肌再灌注後,心肌細胞的代謝和電生理狀態發生改變。雖然再灌注心律失常相對少見,但它也是溶栓成功血管再通的一個間接證據。
溶栓治療後,患者需保持安靜休息,避免情緒激動和劇烈活動,以防增加心臟負擔。飲食上要遵循清淡易消化原則,控制鹽和脂肪攝入。按要求定期進行心電圖、心肌損傷標誌物等復查,以便醫生及時瞭解恢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要嚴格按醫囑規律服藥,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確保病情穩定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