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是常見的心律失常,他們在起源部位、心電圖表現、症狀、危險性等方面存在區別:
1.起源部位:房性早搏起源於心房,室性早搏起源於心室。
2.心電圖表現:房性早搏的P波提前出現,形態與竇性P波略有不同;室性早搏的QRS波群寬大畸形,時限通常大於0.12秒,T波方向與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3.症狀:房性早搏患者可能無明顯症狀,或有心悸、胸悶等;室性早搏患者症狀可能較為明顯,如心悸、頭暈,嚴重時可出現黑矇、暈厥。
4.危險性:一般來說,室性早搏的危險性相對較高,尤其是頻發、多源性或伴有器質性心臟病的室性早搏,可能會影響心臟功能;房性早搏相對較輕,但如果頻繁發作或伴有基礎心臟疾病,也需要引起重視。
無論是房性早搏還是室性早搏,如果你感到頻繁的心悸、頭暈等症狀,就像有個‘小警鐘’在提醒你,這時候應該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