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道內正壓通氣治療的適應症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綜合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心源性肺水腫、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等。
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綜合徵:
是一種常見的睡眠呼吸疾病,患者在睡眠中因上氣道反復塌陷、阻塞,出現呼吸暫停和低通氣現象。氣道內正壓通氣治療通過在睡眠期間提供一定壓力的氣流,撐開上氣道,保持氣道通暢,有效減少呼吸暫停和低通氣的發生,改善患者睡眠質量,降低因缺氧導致的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風險。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這類患者存在持續的氣流受限,導致呼吸困難。氣道內正壓通氣治療能幫助患者克服呼氣阻力,減少呼吸功,改善氣體交換,緩解患者的呼吸困難症狀,提高生活質量,減少急性加重次數,對穩定病情、延長患者生命有重要意義。
3. 急性心源性肺水腫:
多由急性左心衰竭引起,患者肺淤血、水腫,導致嚴重的呼吸困難。氣道內正壓通氣治療可增加肺泡內壓,減少肺毛細血管滲出,減輕肺水腫,同時改善通氣和氧合,緩解患者的缺氧狀態,為進一步治療爭取時間。
4.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
是一種嚴重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肺順應性降低、肺內分流增加。氣道內正壓通氣治療能通過合適的壓力設置,使萎陷的肺泡復張,改善氧合,糾正低氧血症,為患者度過危險期提供支持。
使用氣道內正壓通氣治療時,要確保設備參數設置合適,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過程中需密切觀察自身症狀,如呼吸困難是否緩解、有無不適等。同時要保持氣道通暢,防止因分泌物堵塞等影響治療效果。若在治療期間出現異常,應及時與醫護人員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