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和肝腹水是兩種不同的肝臟疾病,之間存在一些區別:
1.定義:肝硬化是肝臟長期受到損害後,肝細胞廣泛壞死,殘存肝細胞形成再生結節,纖維組織瀰漫性增生,導致肝小葉結構破壞和假小葉形成,肝臟逐漸變形、變硬的一種慢性進行性肝病。肝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償期的常見併發症之一,是由於肝功能減退和門靜脈高壓等原因,導致腹腔內液體產生過多和吸收減少,從而積聚在腹腔內的一種病症。
2.病因:肝硬化的病因較為複雜,常見的有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長期大量飲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膽汁淤積、藥物或毒物損傷、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肝腹水的病因主要是肝硬化,還可能與肝癌、心力衰竭、腹膜炎等疾病有關。
3.症狀:肝硬化的早期症狀可能不明顯,隨著病情的進展,可出現乏力、食慾減退、腹脹、肝區疼痛、黃疸等症狀。晚期肝硬化患者還可能出現肝掌、蜘蛛痣、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併發症。肝腹水的主要症狀是腹部膨隆、腹脹、腹部不適,大量腹水時可出現呼吸困難、下肢水腫等。
4.診斷:肝硬化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臨床表現、肝功能檢查、影像學檢查如B 超、CT、磁共振等以及肝穿刺活檢等。肝腹水的診斷主要通過腹部 B 超、CT 等檢查發現腹腔內有液性暗區,同時結合病史和臨床表現進行診斷。
5.治療:肝硬化的治療包括病因治療如抗病毒治療、戒酒等、保肝治療、抗纖維化治療以及併發症的治療。肝腹水的治療主要是限制鈉鹽和水的攝入、使用利尿劑促進腹水排出、必要時進行腹腔穿刺放液等。對於肝硬化合併肝腹水的患者,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既要針對肝硬化進行治療,也要處理肝腹水及相關併發症。
無論是肝硬化還是肝腹水,患者都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飲酒,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期復查,遵醫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