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鼻息肉CT影像表現

發佈時間:2025-03-28 09:16:53
李婷婷副主任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鼻息肉在CT影像中主要表現為軟組織密度影、鼻腔或鼻竇膨脹性改變、竇腔渾濁、骨質變薄或吸收、增強後邊緣強化、鈣化灶及鄰近結構受壓移位等。

1. 軟組織密度影:鼻息肉在CT平掃中多表現為均勻的軟組織密度影,邊界清晰,常位於中鼻道、篩竇或上頜竇內,密度接近肌肉組織,偶見內部小片狀低密度黏液區。

2. 鼻腔或鼻竇膨脹性改變:息肉體積增大時可導致鼻腔或鼻竇腔隙擴張,鼻甲受壓變形,竇壁局部膨出,但骨壁完整性通常保留。

3. 竇腔渾濁:受累鼻竇因息肉填充及分泌物瀦留呈均勻或不均勻渾濁,竇口堵塞時可伴液氣平面,但炎症性渾濁更常見。

4. 骨質變薄或吸收:長期病變可能引起鄰近骨質受壓變薄,甚至部分吸收,多見於篩竇紙樣板或上頜竇內側壁,需與腫瘤性骨質破壞鑒別。

5. 增強後邊緣強化:增強掃描時息肉本身通常無強化,但周圍黏膜充血可表現為邊緣線樣強化,中央區域保持低密度。

6. 鈣化灶:少數病例可見斑點狀或條索狀鈣化,可能與長期慢性炎症或黏液成分濃縮有關,需警惕合併真菌感染的可能。

7. 鄰近結構受壓移位:巨大息肉可推擠眼眶內壁、鼻中隔或顱底結構,引起解剖位置偏移,但侵襲性生長罕見。

鼻息肉患者日常需注意減少接觸過敏原,如粉塵、花粉等,保持鼻腔濕潤可緩解症狀。若合併鼻塞、流涕加重或嗅覺減退,應及時復查影像並配合藥物治療。手術切除後需定期隨訪,避免復發。對於合併哮喘或阿司匹林不耐受者,需綜合評估全身情況,制定個性化管理方案。

鼻息肉CT影像表現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