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熱是指體溫在 37.3℃至 38℃之間,引起低熱的原因較多,如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等。出現低熱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掛感染科、呼吸內科、風濕免疫科、血液科、腫瘤科等。
1.感染科:感染是導致低熱的常見原因之一,如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感染。感染科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徵及相關檢查,如血常規、C 反應蛋白、病原學檢查等,明確感染的類型和部位,並進行相應的治療。
2.呼吸內科:如果低熱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症狀,可能是呼吸系統疾病引起的,如肺炎、肺結核、支氣管炎等。呼吸內科醫生會通過胸部 X 線或 CT 檢查、痰塗片和培養等檢查,明確診斷並制定治療方案。
3.風濕免疫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風濕熱、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也可能導致低熱。這些疾病除了發熱外,還可能伴有關節疼痛、皮疹、口腔潰瘍等症狀。風濕免疫科醫生會進行相關的自身抗體檢查,如抗核抗體、類風濕因子等,以明確診斷。
4.血液科:某些血液系統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礙性貧血等也可能引起低熱。患者可能會出現貧血、出血、淋巴結腫大等症狀。血液科醫生會進行血常規、骨髓穿刺等檢查,以明確診斷。
5.腫瘤科:惡性腫瘤如肝癌、肺癌、胃癌等在早期可能會出現低熱,同時可能伴有消瘦、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腫瘤科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史、症狀及相關檢查,如腫瘤標誌物、影像學檢查等,進行綜合判斷。
低熱的原因較為複雜,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科室進行診治。在就診時,應詳細向醫生描述症狀的發生時間、頻率、加重或緩解因素等,以便醫生做出準確的診斷和治療。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免疫力。如果低熱持續時間較長或伴有其他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