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頸椎病中醫怎麼治療

發佈時間:2025-03-17 10:58:57
王海泉主任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頸椎病中醫可通過針灸、推拿、中藥內服、中藥熏蒸、拔罐等方法進行治療。

1. 針灸:針灸對於頸椎病有顯著療效。通過刺激頸部及相關經絡穴位,如風池、天柱、大椎等穴位,能起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人體經絡氣血通暢後,頸部肌肉痙攣得以緩解,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為受損的頸椎組織提供充足營養,減輕神經壓迫症狀,從而有效改善頸椎病引發的疼痛、麻木等不適。具體操作時,依據患者病情和體質,選用合適的毫針,採用提插補瀉、捻轉補瀉等手法,留針20 - 30分鐘,一般每周進行2 - 3次治療。

2. 推拿:推拿是治療頸椎病常用方法。專業醫師運用揉、滾、按、推等手法作用於頸部及肩部肌肉,能放鬆緊張的肌肉,糾正頸椎關節的微小錯位,恢復頸椎正常的生理曲度。肌肉放鬆後,減輕了對頸椎的異常牽拉,關節錯位糾正使頸椎結構恢復正常,減少對神經、血管的壓迫,緩解頸椎病症狀。操作時,先以柔和手法放鬆頸部肌肉,再根據病情適當運用整復手法,每次推拿約30 - 40分鐘,每周2 - 3次。

3. 中藥內服:中藥內服針對頸椎病從整體調理。常見的有頸復康顆粒,其具有活血通絡、散風止痛功效,能改善頸部血液循環,減輕局部炎症。根痛平片可活血、通絡、止痛,緩解神經根受壓引起的疼痛。獨活寄生丸能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止痹痛,對於肝腎虧虛型頸椎病有較好療效。這些藥物依據患者具體證型,遵醫囑服用,一般每日按規定劑量服用2 - 3次。

4. 中藥熏蒸:中藥熏蒸借助藥力和熱力的雙重作用。將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功效的中藥,如乳香、沒藥、木瓜等碾碎後裝入布袋蒸熱,放於頸部熱敷。藥力通過皮膚滲透直達病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無菌性炎症,減輕肌肉緊張。熱力可使局部血管擴張,增強藥物吸收。每次熏蒸20 - 30分鐘,每周2 - 3次。

5. 拔罐:拔罐能改善頸椎病症狀。在頸部疼痛部位及相關穴位,如肩井、天宗等進行拔罐,可使局部氣血通暢,祛風散寒。負壓作用能促進局部新陳代謝,加速代謝產物排出,減輕肌肉酸痛。常用留罐法,將火罐吸附在皮膚上10 - 15分鐘,每周2 - 3次。

治療期間,要注意頸部保暖,避免長時間低頭工作或看手機,睡眠時選擇合適高度和硬度的枕頭,保持良好的姿勢。治療過程中若出現不適及時與醫生溝通調整治療方案 。

頸椎病中醫怎麼治療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