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與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障在發病機制、血細胞減少、骨髓象、預後等方面存在一些區別:
1. 發病機制:
MDS:造血乾細胞異常增殖,分化及成熟障礙,導致無效造血。
再障:骨髓造血乾細胞數量減少和或功能障礙,導致造血功能衰竭。
2. 血細胞減少:
MDS:一系或多系血細胞減少,如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且減少程度不一。
再障:全血細胞減少,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均明顯減少。
3. 骨髓象:
MDS:骨髓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紅系、粒系、巨核系細胞可有形態異常,如核漿發育不平衡、多核、小巨核細胞等。
再障:骨髓增生減低或重度減低,粒、紅系及巨核細胞明顯減少,淋巴細胞及非造血細胞比例增高。
4. 預後:
MDS:中高危患者易轉化為急性白血病,預後不良;低危患者生存期較長。
再障:經免疫抑制治療或造血乾細胞移植等,部分患者可治癒,總體預後相對較好。
無論是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還是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都需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感染,以提高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