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蛋白原偏低的危害主要包括出血傾向、傷口愈合不良、手術風險增加、產後出血、血栓形成傾向等。
1. 出血傾向:可能導致皮膚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齦出血等,嚴重時可出現內臟出血,如胃腸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等,甚至可發生顱內出血,危及生命。
2. 傷口愈合不良:影響傷口的凝血過程,導致傷口愈合時間延長,增加感染的風險,不利於傷口的恢復。
3. 手術風險增加:在進行手術時,由於纖維蛋白原水平偏低,凝血功能障礙,可能導致手術過程中出血難以控制,增加手術風險,延長手術時間,影響手術效果。
4. 產後出血:對於產婦來說,纖維蛋白原偏低可增加產後出血的風險,影響產婦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5. 血栓形成傾向:雖然纖維蛋白原主要與出血傾向相關,但在某些情況下,如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等,纖維蛋白原水平過度降低,可導致繼發性纖溶亢進,進而引發血栓形成的傾向,增加血栓性疾病的發生風險。
如果發現纖維蛋白原偏低,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同時,要避免過度勞累、劇烈運動等可能導致出血的因素,注意飲食均衡,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食物,以促進纖維蛋白原的合成和恢復。在治療過程中,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用藥和復查,定期監測纖維蛋白原等相關指標的變化,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