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如何讀懂凝血化驗單

發佈時間:2025-03-19 15:22:33
李婷婷副主任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凝血化驗單中常見的項目有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時間、纖維蛋白原含量、D - 二聚體等。

1. 凝血酶原時間: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徑的功能狀態,是檢測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等有無缺陷的常用指標。正常參考值一般為11 - 13秒,超過正常對照3秒以上有臨床意義,常見於維生素K缺乏、嚴重肝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情況。

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用於反映內源性凝血途徑的功能,是檢測凝血因子Ⅷ、Ⅸ、Ⅺ、Ⅻ等有無缺陷的重要指標。正常範圍通常在32 - 43秒,較正常對照延長10秒以上為異常,可見於血友病、肝臟疾病、循環中抗凝物質增多等。

3. 凝血酶時間:主要反映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的過程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抗凝物質。正常參考值一般為16 - 18秒,延長常見於低纖維蛋白原血症、異常纖維蛋白原血症、肝素或類肝素物質存在等。

4. 纖維蛋白原含量:是血漿中重要的凝血因子,正常參考值為2 - 4g/L。增高常見於急性感染、燒傷、大手術後等;降低則見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原發性纖溶亢進等。

5. D - 二聚體:是交聯纖維蛋白的降解產物,其升高提示體內存在繼發性纖溶亢進,常見於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正常參考值因檢測方法不同而有所差異。

凝血檢查結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如藥物、生理狀態等。若檢查結果異常,應結合臨床症狀、體徵及其他相關檢查綜合分析,由醫生判斷病情並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如何讀懂凝血化驗單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