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需重點關注飲食營養、定期產檢、適度運動、環境防護等事項。這些措施既能保障母體健康,也有助於胎兒正常發育,需根據個人情況科學調整。
1. 飲食營養:孕婦需保持均衡飲食,每日補充400-800μg葉酸,增加優質蛋白質和鐵鈣攝入,避免生冷海鮮、未熟肉類及過量咖啡因。建議少量多餐,妊娠中晚期每日增加300-500kcal熱量,血糖異常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比例。
2. 定期產檢:孕早期每4周、中期每2-4周、晚期每周進行產檢,按時完成NT檢查、唐篩、大排畸及糖耐量試驗。胎動監測需從28周起每日固定時段記錄,發現胎動異常應立即就醫,高危孕婦需增加監護頻率。
3. 適度運動: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孕婦瑜伽、游泳或散步,避免仰臥位鍛鍊及劇烈跳躍。運動時注意補充水分,環境溫度不超過28℃,出現宮縮、出血或頭暈需立即停止。
4. 環境防護:遠離電離輻射、重金屬及有機溶劑,新裝修房屋需通風3個月以上。減少染髮美甲頻次,慎用含維A酸護膚品,避免接觸貓砂以防弓形蟲感染,工作壓力大者需及時調整崗位。
孕期健康管理需要建立規律的生活節奏,保持7-8小時夜間睡眠並安排30分鐘午休。注意每日飲水量不低於1700ml,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沐浴水溫控制在38℃以下。出現持續頭痛、視物模糊、異常水腫或陰道流血等情況應及時就醫,同時建立良好的醫患溝通機制,按時記錄血壓、體重等基礎數據。心理方面可通過冥想、母嬰交流等方式緩解焦慮,家人應給予充分情感支持,共同學習分娩及育兒知識,為新生兒到來做好全面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