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再灌注損傷的反常現象有哪些

發佈時間:2025-02-26 11:52:06
羅文才副主任醫師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再灌注損傷的反常現象有低灌流狀態與高代謝狀態並存、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再灌注性心肌頓抑、再灌注性微血管損傷、再灌注性氧反常等。

1. 低灌流狀態與高代謝狀態並存:在再灌注早期,組織器官雖得到血液再灌注,但仍處於低灌流狀態,血流並未完全恢復正常。此時細胞的代謝卻異常增高,對氧和營養物質的需求增加,這種供需失衡會進一步加重組織細胞的損傷。

2.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再灌注過程中,心肌細胞的電生理活動發生紊亂,極易引發各種心律失常。因為再灌注時心肌細胞膜電位異常、離子通道功能障礙以及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嚴重時可導致心臟驟停。

3. 再灌注性心肌頓抑:心肌在經歷短暫缺血後,再灌注時心肌功能並未立即恢復正常,而是出現一段時間的收縮功能障礙,即使心肌血流和代謝已恢復正常,這種現象稱為心肌頓抑。其發生機制與心肌細胞內鈣超載、自由基損傷等有關。

4. 再灌注性微血管損傷:再灌注時,微血管內皮細胞受到損傷,導致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流變學改變以及白細胞黏附、聚集等,進而影響微循環的血流灌注,加重組織缺血缺氧。

5. 再灌注性氧反常:組織器官在缺血缺氧時,對氧的耐受性降低。當再灌注時,突然恢復氧供應,反而會導致細胞損傷進一步加重,這種現象稱為氧反常。其原因主要與自由基的大量產生有關。

在面對可能出現再灌注損傷的情況時,應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徵和相關指標,根據具體病情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如合理控制再灌注的條件和速度,應用抗氧化劑、鈣通道阻滯劑等藥物,以減輕再灌注損傷對機體的危害。

再灌注損傷的反常現象有哪些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