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病人血壓低應根據超濾速度過快、乾體重設定不準確、血管調節功能障礙、失血、心功能不全等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超濾速度、重新評估乾體重、改善血管調節功能、糾正失血、改善心功能等。
1. 超濾速度過快:在血透過程中,若超濾速度超過患者血管再充盈速度,會導致有效循環血量快速減少,引起血壓下降。可適當降低超濾速度,避免短時間內大量脫水。比如將超濾速度從每小時 3L 調整為 2L。必要時遵醫囑使用生脈飲口服液、黃芪顆粒、參附註射液,提升血壓,增強機體的耐受能力。
2. 乾體重設定不準確:若干體重設定過低,患者在透析過程中會過度脫水,導致血容量不足,血壓降低。需重新評估乾體重,通過多次測量患者在透析前後的體重、水腫情況等綜合判斷。調整乾體重後,合理安排超濾量。可遵醫囑服用米多君片、屈昔多巴膠囊、利他林片,輔助維持血壓穩定。
3. 血管調節功能障礙:長期血透會使患者血管的自主調節功能受損,不能及時對血容量變化做出反應,致使血壓降低。可通過增加透析頻率、縮短每次透析時間的方式,減少對血管調節功能的衝擊。同時,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如慢走。必要時遵醫囑用多巴胺注射液、去甲腎上腺素注射液、間羥胺注射液提升血壓。
4. 失血:血透過程中體外循環管路、穿刺部位等可能出現失血情況,導致血容量減少,血壓降低。要及時檢查並處理出血點,如對穿刺部位進行有效壓迫止血。若失血較多,需遵醫囑輸血治療。可配合服用硫酸亞鐵片、維生素 B12 片、葉酸片,促進造血。
5. 心功能不全:血透患者常伴有心功能不全,心臟泵血能力下降,導致血壓降低。要控制液體攝入量,減輕心臟負擔。可遵醫囑使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硝酸酯類藥物片,改善心功能,提升血壓。
血透病人血壓低時,日常要密切關注血壓變化,記錄血壓數值。飲食上注意適量補充鹽分和水分,但避免過度。透析期間嚴格按照要求控制體重增長,避免因體重變化影響透析效果和血壓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