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能腺瘤是指具有自主分泌功能且分泌的激素能引起明顯臨床症狀的腺瘤。這種腺瘤多為良性腫瘤,常見於甲狀腺、腎上腺等內分泌腺。
以甲狀腺高功能腺瘤為例,它是甲狀腺內的單個或多個自主性高功能結節,能分泌大量甲狀腺激素,從而導致患者出現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症狀,如心慌、手抖、多汗、消瘦、易激動等。診斷甲狀腺高功能腺瘤需要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如甲狀腺功能測定以及影像學檢查如超聲、放射性核素掃描等。
對於腎上腺高功能腺瘤,可能會分泌過多的醛固酮、皮質醇或兒茶酚胺等激素,引起相應的臨床症狀,如高血壓、低血鉀、向心性肥胖、滿月臉、水牛背、陣發性高血壓等。診斷腎上腺高功能腺瘤需要進行詳細的內分泌檢查、影像學檢查以及相關的功能試驗。
無論是哪種高功能腺瘤,一旦確診,治療方法通常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性治療或藥物治療等,具體治療方案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如腺瘤的位置、大小、功能狀態,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等來制定。在治療後,患者需要定期進行復查,以監測病情的變化和治療效果。同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心情舒暢,以促進身體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