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甚麼是乙型病毒性肝炎

發佈時間:2025-02-28 08:51:09
羅文才副主任醫師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臟病變為主的一種傳染病。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過血液、性接觸和母嬰傳播。當人體感染乙肝病毒後,病毒會在肝細胞內複製,引起肝細胞的炎症和損傷。患者可能會出現乏力、食慾不振、惡心、嘔吐、黃疸等症狀。部分患者可能會發展為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嚴重威脅著的健康。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診斷主要依靠血液檢查,包括乙肝五項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體、乙肝 e 抗原、乙肝 e 抗體、乙肝核心抗體、肝功能檢查、乙肝病毒 DNA 定量檢測等。如果乙肝五項中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肝功能檢查可以瞭解肝臟的功能狀態,乙肝病毒 DNA 定量檢測可以反映病毒的複製情況。

對於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如果患者處於乙肝病毒攜帶狀態,肝功能正常,一般不需要治療,但需要定期復查。如果患者出現肝功能異常,病毒複製活躍,需要進行抗病毒、保肝、降酶等治療。同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飲酒,保持良好的心態,以促進病情的恢復。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種嚴重的傳染病,我們應該加強對乙肝的認識和預防,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以減少乙肝對健康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乙肝患者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過度勞累。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進行復查和治療,以便及時瞭解病情的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相關文章
甚麼是乙型病毒性肝炎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