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型腰肌勞損是由於腎氣虧虛,腰部失於濡養,加之長期勞累、姿勢不當等因素,導致腰部肌肉、筋膜等軟組織出現慢性損傷性炎症的一種疾病。
從中醫角度來看,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腎氣虧虛時,腰部骨骼、肌肉等得不到足夠的滋養,容易出現酸軟無力、疼痛等症狀。同時,長期的體力勞動、久坐久站、彎腰負重等不良姿勢或行為,會使腰部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進一步加重腰部的損傷,從而引發腰肌勞損。
腎虛型腰肌勞損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腰部酸痛、脹痛,勞累後加重,休息後緩解;腰部喜按揉,常伴有腰膝酸軟、乏力、頭暈耳鳴、性功能減退等腎虛症狀。在診斷時,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徵、病史,結合中醫的辨證論治方法,進行綜合判斷。
對於腎虛型腰肌勞損的治療,中醫常採用補腎壯腰、活血通絡、舒筋止痛的方法。常用的中藥有杜仲、牛膝、桑寄生、熟地、山茱萸等,同時可配合針灸、推拿、拔罐等理療方法,以緩解腰部肌肉的緊張和疼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腰部的保養,避免過度勞累,注意腰部保暖,適當進行腰部功能鍛鍊,如腰部伸展運動、太極拳等,以增強腰部肌肉的力量,促進腰部的血液循環,有助於病情的恢復。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腎虛型腰肌勞損的人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定時活動腰部;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寒;選擇合適的床墊,以維持腰部的正常生理曲度;飲食上,可適當多吃一些具有補腎作用的食物,如黑豆、核桃、黑芝麻等。如果症狀較為嚴重,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