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小球濾過率是指單位時間內通常為1分鐘兩腎生成濾液的量,正常成人為125ml/min左右。它是衡量腎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
腎小球濾過率反映了腎臟的濾過功能。血液通過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等物質會被濾過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腎小球濾過率的高低取決於腎小球的有效濾過壓、濾過膜的通透性和面積以及腎血流量等因素。
如果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可能意味著腎臟功能出現異常。例如,各種原發性和繼發性腎臟疾病、腎血管疾病、年齡增長等都可能導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相反,某些生理情況下,如孕婦、新生兒等,腎小球濾過率可能會有所增加。
臨床上,通過測定腎小球濾過率,可以幫助醫生診斷腎臟疾病的嚴重程度,制定治療方案,並評估治療效果。常用的測定方法包括菊粉清除率測定、內生肌酐清除率測定等,但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一些新的檢測方法如放射性核素標記物測定法等也逐漸應用於臨床。
為了保持腎臟的健康,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平時要注意適量飲水,避免過度勞累和長時間憋尿,飲食上要注意減少高鹽、高脂、高蛋白食物的攝入,戒煙限酒。如果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可能影響腎臟功能的疾病,應積極治療,控制病情,定期進行腎功能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腎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