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甚麼是急性期腦梗死

發佈時間:2025-02-24 12:02:47

急性期腦梗死是指腦梗死發病後的一段時間,通常在發病後的數小時至數天內。這段時間內,腦部的血管突然被血栓或栓塞阻塞,導致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進而發生壞死和功能障礙。

腦梗死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其發病機制較為複雜。當血管壁發生病變,如動脈粥樣硬化,使得血管狹窄或形成血栓時,或者由於心臟疾病等原因導致栓子脫落,隨血流進入腦血管並堵塞血管,都可能引發腦梗死。在急性期,患者的症狀往往較為嚴重,可能出現突然的肢體無力、麻木、言語不清、視力障礙、頭痛、嘔吐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可能昏迷。

對於急性期腦梗死的診斷,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徵以及影像學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頭顱CT、MRI等影像學檢查可以幫助醫生確定梗死的部位、範圍和嚴重程度。

一旦確診為急性期腦梗死,應盡快進行治療。治療的方法包括靜脈溶栓、動脈取栓等,目的是盡快恢復腦部的血液供應,減輕腦組織的損傷。還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腦循環、營養神經等藥物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預防腦梗死的發生,應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控制體重、定期體檢等。如果已經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應積極治療,控制病情,以降低腦梗死的發病風險。

相關文章
甚麼是急性期腦梗死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