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甚麼是輪狀病毒腸炎

發佈時間:2025-02-24 11:40:02

輪狀病毒腸炎是由輪狀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

輪狀病毒腸炎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常由A組輪狀病毒引起,發病高峰在秋季,故又名嬰兒秋季腹瀉。B組輪狀病毒可引起成人腹瀉。輪狀病毒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病毒侵入腸道後,在小腸絨毛頂端的柱狀上皮細胞上複製,使細胞發生空泡變性和壞死,其微絨毛腫脹、不規則和變短,受累的腸黏膜上皮細胞脫落,遺留不規則的裸露病變,致使小腸黏膜回吸收水分和電解質的能力受損,腸液在腸腔內大量積聚而引起腹瀉。同時,發生病變的腸黏膜細胞分泌雙糖酶不足且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類消化不全而積滯在腸腔內,並被細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鏈有機酸,使腸液的滲透壓增高,進一步造成水和電解質的喪失。

輪狀病毒腸炎的臨床表現為起病急,常伴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多數無明顯感染中毒症狀。病初1 - 2天常發生嘔吐,隨後出現腹瀉。大便次數多、量多、水分多,黃色水樣或蛋花樣便帶少量黏液,無腥臭味。常併發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本病為自限性疾病,數日後嘔吐漸停,腹瀉減輕,自然病程約3 - 8天,少數較長。大便顯微鏡檢查偶有少量白細胞。感染後1 - 3天大便中即有大量病毒排出,最長可達6天,血清抗體一般在感染後3周上升。

對於輪狀病毒腸炎,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預防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患兒應注意飲食衛生,合理餵養,增強體質。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護理。

相關文章
甚麼是輪狀病毒腸炎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