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帶骨的連接結構有胸鎖關節、肩鎖關節、喙鎖韌帶、喙肩韌帶、肩胛胸廓關節等。
1. 胸鎖關節:是上肢與軀乾之間的唯一關節,由鎖骨的胸骨端與胸骨的鎖切跡及第一肋軟骨的上面構成。關節囊堅韌,周圍有韌帶加強,可使鎖骨做前伸、後縮、上提、下降及旋轉等運動,對上肢的活動起著重要的支撐和穩定作用,保證上肢能靈活地進行各種動作。
2. 肩鎖關節:由鎖骨的肩峰端與肩峰的關節面構成,屬於平面關節。關節的穩定性主要依靠關節囊、肩鎖韌帶、喙鎖韌帶等結構維持。能使肩胛骨在鎖骨上做上下、前後及旋轉運動,有助於擴大上肢的活動範圍,在肩部的運動協調中發揮關鍵作用。
3. 喙鎖韌帶:位於喙突與鎖骨之間,分為斜方韌帶和錐狀韌帶兩部分。是穩定肩鎖關節的重要結構,能限制鎖骨的向上移位,增強肩鎖關節的穩定性。當上肢進行大幅度運動時,喙鎖韌帶能承受較大的應力,保證肩鎖關節的正常功能。
4. 喙肩韌帶:起自喙突,止於肩峰,呈三角形。與喙突、肩峰共同構成喙肩弓,架於肩關節上方,可防止肱骨頭向上脫位,對肩關節的穩定起到重要的保護作用,同時也為肩部的肌肉提供附著點,參與肩部的運動。
5. 肩胛胸廓關節:雖不具有典型關節結構,但在功能上可視為一個關節。是肩胛骨與胸廓之間的連接,依靠肌肉的作用實現肩胛骨在胸廓上的運動,如前伸、後縮、上提、下降等,對上肢的上舉、外展等動作有重要的輔助作用,保證上肢運動的順暢。
上肢帶骨連接結構在日常生活和運動中易受到損傷。平時要注意避免上肢過度用力或突然的暴力牽拉,運動前做好充分熱身,使關節和肌肉得到良好的準備。若出現上肢帶骨連接部位疼痛、腫脹或活動受限等情況,應及時就醫,接受專業診斷和治療,不可自行盲目處理,以免延誤病情,影響上肢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