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內科常見病有腎小球腎炎、尿路感染、糖尿病腎病、腎結石、多囊腎等。
1. 腎小球腎炎:是一組以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腎臟疾病,可分為急性、急進性和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小球腎炎常因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引起免疫反應導致;急進性腎小球腎炎病情進展迅速,可在短時間內出現少尿或無尿、腎功能急劇惡化;慢性腎小球腎炎病因多樣,病情遷延,最終可發展為腎衰竭。
2. 尿路感染:是病原體在尿路中生長、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分為上尿路感染腎盂腎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女性尿道短而直,更易發病,常見症狀有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徵,腎盂腎炎還可伴有發熱、寒戰、腰痛等全身症狀,多由細菌感染引起,大腸桿菌最為常見。
3.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微血管併發症之一,長期高血糖狀態會損害腎臟的微血管和腎小球,早期可出現微量白蛋白尿,隨著病情進展,可發展為大量蛋白尿、水腫、腎功能減退,最終導致腎衰竭,嚴格控制血糖、血壓、血脂對延緩病情發展至關重要。
4. 腎結石:是晶體物質如鈣、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在腎臟異常聚積所致,為泌尿系統的常見病。患者可能出現腰腹部絞痛、血尿等症狀,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還可能伴有惡心、嘔吐等症狀。其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如代謝異常、局部因素、藥物相關因素等。
5. 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腎臟疾病,雙側腎臟出現多個大小不等囊腫,隨著囊腫逐漸增大,會壓迫周圍腎組織,影響腎功能。早期可能無明顯症狀,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腰痛、血尿、高血壓、腎功能損害等表現,分為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和常染色體隱性多囊腎,前者較為常見。
腎臟疾病的發生發展受多種因素影響,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濫用藥物等。定期體檢,監測血壓、血糖、腎功能等指標,對於早期發現和治療腎臟疾病十分關鍵。一旦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積極配合治療,以延緩疾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