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被羊水嗆到應根據胎兒宮內窘迫、分娩過程異常、呼吸道發育不完善、羊水污染、吞咽功能不協調等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清理呼吸道、吸氧、藥物治療等。
1. 胎兒宮內窘迫:胎兒在子宮內缺氧,會引起呼吸運動增強,導致羊水被吸入呼吸道。當出現這種情況時,出生後要迅速清理新生兒口腔、鼻腔內的羊水等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給予吸氧,維持正常的血氧飽和度。
2. 分娩過程異常:如急產、難產等,可能使新生兒在短時間內吸入大量羊水。應立即將新生兒置於頭低腳高位,輕拍背部,促進羊水排出。若有呼吸困難等表現,可遵醫囑使用氨溴索霧化吸入溶液、布地奈德混懸液、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溶液進行霧化治療,以減輕氣道炎症、緩解症狀。
3. 呼吸道發育不完善:新生兒呼吸道相對狹窄,黏膜柔嫩,纖毛運動差,容易導致羊水殘留。可通過輕柔吸引的方式,將呼吸道內的羊水吸出。同時密切觀察呼吸情況,必要時給予呼吸支持。
4. 羊水污染:污染的羊水含有胎糞等物質,吸入後會對呼吸道造成刺激和損傷。要盡快清理呼吸道,防止胎糞等進一步吸入。根據病情,可能需要遵醫囑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顆粒、頭孢克肟顆粒、阿奇霉素乾混懸劑預防感染。
5. 吞咽功能不協調:新生兒吞咽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可能在吞咽羊水時出現不協調而導致嗆入。可適當調整餵養姿勢,少量多次餵奶,餵奶後輕拍背部,排出胃內氣體,減少嗆奶的發生。
要密切關注新生兒的呼吸、面色、精神狀態等情況。餵奶時要注意姿勢正確,避免過快過多餵奶。若新生兒出現呼吸急促、發紺、精神萎靡等異常表現,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