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膿腫是由於病原體經口、鼻、咽腔吸入致病,是肺膿腫中最常見的類型。
當人體在神志不清如全身麻醉、酒醉、癲癇發作、腦血管意外等或受寒、極度疲勞等情況下,全身免疫力與氣道防禦清除功能降低,吸入的病原菌可致病。由於鼻竇炎、牙槽膿腫等膿性分泌物被吸入也可致病。吸入性肺膿腫常為單發性,其發病部位與支氣管解剖和體位有關。由於右主支氣管較陡直,且管徑較粗大,吸入物易進入右肺。在仰臥位時,好發於上葉後段或下葉背段;在坐位時,好發於下葉後基底段;在右側臥位時,則好發於右上葉前段或後段。
吸入性肺膿腫的患者起病可急可慢,早期症狀常為肺炎症狀,如畏寒、高熱,伴有咳嗽、咳黏液痰或黏液膿性痰。炎症波及局部胸膜可引起胸痛。病變範圍較大時,可出現氣急。約有70% - 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經過數周或數月後,急性症狀逐漸消退,臨床上表現為慢性咳嗽、咳膿痰、反復咯血、不規則發熱等,常呈貧血、消瘦等慢性消耗病態。
對於吸入性肺膿腫的治療,主要是應用抗生素治療,根據痰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膿液引流也是提高療效的重要措施,可通過體位引流等方法促進膿液排出。如果肺膿腫病程超過3個月,經內科治療膿腔不縮小,或膿腔過大5cm 以上估計不易閉合者,可考慮外科手術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增強自身免疫力,避免過度疲勞和受寒。保持口腔衛生,及時治療口腔和鼻腔的疾病,也有助於預防吸入性肺膿腫的發生。如果出現呼吸道感染等症狀,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以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