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蛋白尿是指因各種腎臟及腎外疾病所致的蛋白尿,尿蛋白定性試驗陽性或定量試驗超過 150mg/24h。
病理性蛋白尿的產生主要是由於腎小球濾過膜受損,通透性增加,使血漿蛋白大量濾出,超過了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從而導致蛋白尿的出現。腎小管病變、全身性疾病影響腎臟功能等也可能引起病理性蛋白尿。
引起病理性蛋白尿的疾病種類繁多。腎小球疾病如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等,可導致腎小球濾過膜損傷,出現蛋白尿。腎小管疾病如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等,會影響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使蛋白從尿中排出增加。另外,多發性骨髓瘤、糖尿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通過損害腎臟而引起蛋白尿。
對於病理性蛋白尿,需要及時進行診斷和治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等,以明確病因,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感染,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態。定期復查尿常規、腎功能等指標,以便及時瞭解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