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的滾法是以手背部在體表進行連續的滾動,為滾法推拿的主要手法之一。
滾法操作時,醫者以小指掌指關節背側附著在治療部位上,以肘部為支點,前臂主動做推旋運動,帶動腕關節做較大幅度的屈伸和一定的旋轉活動,使手背近小指側部分在治療部位上持續不斷地來回滾動。滾法壓力較大、接觸面積較廣,適用於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較豐厚的部位。具有舒筋活血、滑利關節、緩解肌肉痙攣、增強肌肉活力、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肌肉疲勞等作用。
在運用滾法時,要注意手法的頻率和壓力應根據病情和患者的體質進行調整,避免用力過猛或過輕。同時,操作時要保持動作的連貫性和協調性,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導致肌肉疲勞和損傷。如果出現身體不適,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