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性痤瘡是指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礦物油類或某些鹵代烴類物質所引起的皮膚毛囊、皮脂腺系統的慢性炎症損害。
職業性痤瘡的發病與所接觸的物質密切相關。常見的致病物質包括原油、柴油、潤滑油、切削油、乳化油、變壓油、煤焦油、瀝青、雜酚油、鹵代烴如多氯苯、多氯萘等等。這些物質可能通過毛囊口進入皮膚,導致毛囊口角化過度,皮脂排出受阻,進而形成痤瘡樣損害。
職業性痤瘡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輕者僅有粉刺,即黑頭粉刺或白頭粉刺;重者可出現毛囊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甚至形成瘢痕。皮損好發於面部、頸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
對於職業性痤瘡的診斷,需要結合職業史、臨床表現以及相關的實驗室檢查。一旦確診,應及時採取措施進行治療。首先要脫離致病物質的接觸,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治療方法包括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局部治療可使用外用藥物,如維A酸類、過氧化苯甲酰等,以減輕毛囊角化、抑制皮脂分泌、殺滅痤瘡丙酸桿菌等。對於病情較重者,可考慮全身用藥,如口服抗生素、異維A酸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職業性痤瘡的人應注意皮膚清潔,避免使用油性化妝品和護膚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飲食清淡等。同時,應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隨訪,以促進病情的恢復,減少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