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腎病是一個病理形態學診斷名詞,是導致成人腎病綜合徵的一個常見病因。其特徵性的病理學改變是腎小球毛細血管袢上皮側可見大量免疫復合物沈積。臨床表現為腎病綜合徵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腫、高脂血症,或無症狀、非腎病範圍的蛋白尿。
膜性腎病可分為特發性和繼發性兩類。特發性膜性腎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自身免疫功能異常有關。繼發性膜性腎病則是由其他疾病引起,如系統性紅斑狼瘡、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惡性腫瘤等。
膜性腎病的診斷主要依靠腎活檢病理檢查。通過光鏡、電鏡及免疫螢光等檢查,可觀察到腎小球基底膜增厚及上皮下免疫復合物沈積等典型病理改變。
對於膜性腎病的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方案。一般治療包括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預防感染等。藥物治療方面,常用的有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對於病情較重或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考慮其他治療方法,如血漿置換等。
膜性腎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上,要注意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增強體質。患者應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