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搭橋是一種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外科手術方法。當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供血不足時,心臟搭橋手術通過使用患者自身的血管如胸廓內動脈、橈動脈、大隱靜脈等作為橋,跨越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的部位,連接主動脈和冠狀動脈狹窄的遠端,以改善心肌的血液供應,緩解心絞痛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率。
心臟搭橋手術通常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手術過程中,醫生會先從患者身體的其他部位取下一段合適的血管,然後將其縫合到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部位的兩端,形成新的血流通道。手術需要較高的技術和經驗,術後患者需要在重症監護室進行密切觀察和護理,待病情穩定後,逐漸恢復飲食和活動。
心臟搭橋手術雖然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和併發症,如出血、感染、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在決定進行心臟搭橋手術前,患者需要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瞭解手術的風險和收益,並根據自己的病情和身體狀況做出明智的選擇。
對於患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患者,除了接受手術治療外,日常生活中的管理也非常重要。患者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控制體重、保持良好的心態等。同時,患者還需要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進行復查,按時服藥,以維持心臟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