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皮炎主要有中藥內服、中藥外用、針灸治療、拔罐治療、食療等方法。
1. 中藥內服:對於皮炎,中藥內服通過辨證論治來調節人體整體的氣血、臟腑功能。比如濕熱蘊結型皮炎,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以龍膽瀉肝丸、苦參片、防風通聖丸等藥物,可清熱利濕解毒,改善體內濕熱環境,從根源上緩解皮炎症狀。龍膽瀉肝丸能清肝膽實火、利下焦濕熱;苦參片清熱燥濕;防風通聖丸解表通里、清熱解毒,遵醫囑服用可調節機體狀態,減輕皮炎不適。
2. 中藥外用:中藥外用直接作用於皮炎患處。對於滲出較多的皮炎,可用馬齒莧煎水濕敷,馬齒莧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能減輕局部炎症滲出。對於皮膚乾燥、脫屑的皮炎,可使用黃連膏、青黛膏等塗抹,黃連膏能清熱解毒、潤燥生肌,青黛膏涼血解毒,直接作用於皮膚,改善局部症狀。
3. 針灸治療:針灸通過刺激特定穴位來調節人體經絡氣血。如針刺曲池、血海、足三里等穴位,對於皮炎有較好療效。曲池可清熱利濕,血海能養血活血,足三里能調節脾胃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通過針刺這些穴位,調節氣血運行,改善皮膚的營養供應,從而減輕皮炎症狀。
4. 拔罐治療:拔罐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在背部膀胱經等部位拔罐,可將體內的寒濕、瘀血等邪氣排出體外。對於寒濕蘊結型的皮炎,通過拔罐能改善局部氣血不暢的狀態,增強皮膚的自我修復能力,緩解皮炎帶來的瘙癢、紅腫等症狀。
5. 食療:食療可輔助治療皮炎。對於血虛風燥型皮炎,可食用一些具有養血潤燥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紅棗、核桃等。黑芝麻能補肝腎、益精血;紅棗養血安神;核桃補腎固精、潤腸通便。通過合理飲食,補充營養,調節身體機能,對皮炎的恢復有一定幫助。
治療期間,要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防止皮膚破損引發感染。飲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體內濕熱。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利於恢復。按照醫生要求定期復診,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