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肝臟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持續時間較長,通常超過6個月。這些原因包括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長期飲酒、脂肪肝、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或毒物損傷等。
慢性肝病的症狀可能並不明顯,早期可能僅有輕微的乏力、食慾不振、腹脹等,容易被忽視。隨著病情的進展,可能會出現黃疸、腹水、肝性腦病等嚴重併發症。在診斷慢性肝病時,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的病史、症狀、體徵,結合肝功能檢查、病毒學檢測、影像學檢查如B超、CT等等多種方法進行綜合判斷。
對於慢性肝病患者,治療的關鍵是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例如,對於病毒性肝炎,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對於酒精性肝病,需要戒酒;對於脂肪肝,需要控制體重、改善飲食結構等。還需要進行保肝治療,以減輕肝臟的炎症和損傷,延緩病情的進展。
慢性肝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情緒波動;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進行復查,以便及時發現病情的變化,調整治療方案。慢性肝病需要患者長期的關注和管理,以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