獺尾肝是一種肝臟的先天性形態變異。正常情況下,肝臟位於右上腹,但獺尾肝患者的肝臟左葉向左後方延伸、彎曲,形似水獺的尾巴,故而得名。
獺尾肝的形成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肝臟的生長和發育出現了異常。這種變異通常不會引起明顯的症狀,大多數人是在進行腹部影像學檢查如B 超、CT 等時偶然發現的。在影像學檢查中,獺尾肝表現為肝臟左葉外側段的延長、增厚,邊緣光滑,與正常肝臟組織的密度或信號一致。
雖然獺尾肝本身一般不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被誤診為肝臟的其他疾病。當發現肝臟形態異常時,醫生會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以及其他影像學特徵進行綜合分析,以明確診斷。
對於被診斷為獺尾肝的患者,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只需定期進行腹部影像學檢查,觀察肝臟的形態和功能變化。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很重要的,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過度飲酒和吸煙等,有助於維持肝臟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