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是一種發生於結腸部位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好發於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結腸癌的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飲食習慣、遺傳因素、慢性炎症、息肉等。
結腸癌的症狀在早期可能並不明顯,隨著病情的發展,可能會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如腹瀉、便秘或兩者交替出現;大便性狀改變,如大便變細、帶血或黏液;腹部不適,如腹痛、腹脹等;以及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乏力等。如果腫瘤進一步發展,可能會出現腸梗阻、腹部腫塊等症狀。
診斷結腸癌通常需要結合多種檢查方法,包括結腸鏡檢查、病理活檢、影像學檢查如CT、MRI等以及腫瘤標誌物檢測等。一旦確診為結腸癌,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治療、化療、放療以及靶向治療等,具體的治療方案需要根據腫瘤的分期、患者的身體狀況等因素來確定。
對於結腸癌,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提高治癒率和生存率的關鍵。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減少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的攝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等。同時,對於有結腸癌家族史、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等腸道疾病的人群,應定期進行結腸鏡檢查,以便早期發現病變並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