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結是指外耳道軟骨部皮膚內的耵聹腺所分泌的耵聹,在排出受阻的情況下,逐漸凝聚成團形成的固體團塊。
耵聹是外耳道皮膚耵聹腺的正常分泌物,對耳道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它可以黏附灰塵、小飛蟲等異物,防止它們進入耳道深處。正常情況下,耵聹會隨著咀嚼、張口等下頜運動自行排出外耳道。但當耵聹分泌過多或排出受阻時,就可能會形成耳結。
耳結形成後,可能會導致耳部不適,如耳悶、耳鳴、聽力下降等。如果耳結壓迫外耳道後壁的皮膚,還可能會引起反射性咳嗽。有些人的耳結比較堅硬,強行取出可能會損傷外耳道皮膚,甚至導致鼓膜穿孔。如果發現有耳結,最好不要自行處理,而是應該及時到醫院耳鼻喉科就診。醫生會根據耳結的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處理方法。比如,對於較軟的耳結,可以直接用鑷子取出;對於較硬的耳結,則需要先使用滴耳液將其軟化,然後再進行沖洗或吸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保持耳部的清潔,但不要過度清潔。不要用棉簽、挖耳勺等硬物頻繁挖耳,以免將耵聹推向耳道深處,增加耳結形成的風險。如果耳部出現不適,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