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感染是指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發生的炎症性疾病。
支氣管感染通常由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病原體引起。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這些病原體容易侵入支氣管,導致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從而引起咳嗽、咳痰、喘息、發熱等症狀。病情較輕者,症狀可能相對較輕,經過適當的治療和休息後,可較快恢復。但如果感染嚴重或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會引起支氣管肺炎等併發症,甚至影響呼吸功能。
診斷支氣管感染主要依據臨床表現、胸部影像學檢查如X線、CT等以及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痰塗片和培養等。治療方法包括抗感染治療根據病原體選擇合適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止咳祛痰、平喘等對症治療。同時,患者應注意休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多喝水,以利於痰液的排出。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預防支氣管感染的發生,我們應該加強鍛鍊,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避免接觸感染源;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避免著涼;在流感高發季節,盡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的場所。如果出現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以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