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大皰在CT中主要表現為薄壁透亮區、圓形或類圓形低密度影、邊緣清晰無分隔、肺組織受壓、合併感染或氣胸等。
1. 薄壁透亮區:肺大皰典型的CT表現為單發或多發的薄壁透亮區,壁厚通常小於1毫米,直徑可從數毫米至數釐米不等,多位於肺尖或肺外周區域,周圍肺組織可伴有肺氣腫改變。
2. 圓形或類圓形低密度影:CT圖像中可見邊界清晰的圓形或類圓形低密度病灶,內部密度均勻且接近空氣密度,增強掃描無強化,與周圍正常肺組織形成鮮明對比。
3. 邊緣清晰無分隔:肺大皰邊緣通常光滑銳利,無明顯分隔或內部分隔結構,與含氣囊腫或囊性病變不同,其壁更薄且無液體成分。
4. 肺組織受壓:較大的肺大皰可壓迫鄰近肺組織,導致局部肺紋理稀疏或消失,嚴重時可引起縱隔向健側移位或膈肌下移。
5. 合併感染或氣胸:少數情況下肺大皰可能合併感染,CT可見囊內液氣平面或囊壁增厚;若發生破裂則導致氣胸,表現為患側胸腔積氣、肺組織壓縮及胸膜反應。
肺大皰患者需避免劇烈運動或胸腔壓力驟增的動作如屏氣、舉重,以防破裂引發氣胸。日常需注意預防呼吸道感染,減少咳嗽、打噴嚏對肺部的衝擊,吸煙者應盡早戒煙以減緩肺功能惡化。定期復查胸部CT有助於監測病灶變化,若出現突發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需立即就醫。遵循醫生指導進行肺功能鍛鍊或必要時接受手術治療,可有效降低併發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