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輸液時空氣進入血管怎麼辦

發佈時間:2025-02-26 08:20:40
羅文才副主任醫師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輸液時空氣進入血管應根據輸液管連接不緊密、墨菲氏滴管液面過低、加壓輸液無人看守、靜脈穿刺時空氣進入、輸液結束未及時拔針等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檢查連接部位、調整液面高度、專人看守、規範穿刺操作、及時拔針等。

1. 輸液管連接不緊密:輸液過程中,若輸液管各接頭處連接不牢固,空氣容易由此進入血管。在輸液前應仔細檢查輸液管各連接處是否緊密,確保無鬆動。若發現連接不緊密,需重新連接並確保牢固。若已發生空氣進入,應立即夾閉輸液管,更換連接緊密的輸液管,密切觀察患者情況。

2. 墨菲氏滴管液面過低:墨菲氏滴管內液面過低時,空氣易隨著液體流動進入血管。輸液過程中要隨時觀察墨菲氏滴管內液面高度,當液面過低時,可擠壓墨菲氏滴管,使液面上升至合適高度,一般為滴管的 1/3 到 1/2。若空氣已進入,需夾閉輸液管,將墨菲氏滴管內空氣排出後再繼續輸液。

3. 加壓輸液無人看守:在加壓輸液時,如果沒有專人看守,當液體輸完後,空氣會在壓力作用下進入血管。加壓輸液時必須有專人守護,密切觀察輸液情況。一旦發現液體即將輸完,應及時更換液體或拔針。若有空氣進入,應立即停止加壓,夾閉輸液管,讓患者左側臥位並頭低腳高,使空氣聚集在右心室尖部,避免進入肺動脈,同時給予高流量氧氣吸入,遵醫囑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氨茶鹼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等藥物進行治療。

4. 靜脈穿刺時空氣進入:靜脈穿刺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當,空氣可能會隨著穿刺針進入血管。穿刺時應確保穿刺部位無氣泡,穿刺動作要迅速準確。若穿刺過程中有空氣進入,應立即拔出穿刺針,重新選擇部位進行穿刺。同時觀察患者有無不適症狀,如有異常及時處理。

5. 輸液結束未及時拔針:輸液結束後若未及時拔針,外界空氣可能會順著輸液管進入血管。輸液接近尾聲時要密切關注,輸液結束後及時拔針。若發現有空氣進入,應立即夾閉輸液管,拔出針頭,對穿刺部位進行適當按壓。觀察患者有無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輸液過程中要保持警惕,醫護人員需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患者及家屬也應留意輸液情況,若有異常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相關文章
輸液時空氣進入血管怎麼辦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