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肝內多發稍低密度灶是甚麼意思

發佈時間:2025-02-28 10:10:37
羅文才副主任醫師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肝內多發稍低密度灶是指在進行肝臟影像學檢查如CT時,發現肝臟內有多個密度稍低於正常肝組織的病灶。

這些稍低密度灶可能是多種疾病的表現。一些良性病變,如肝囊腫、肝血管瘤等,在影像學上可能呈現為稍低密度灶。肝囊腫是肝臟內充滿液體的囊性結構,通常不會引起症狀,大多在體檢時偶然發現。肝血管瘤是肝臟內常見的良性腫瘤,由血管組成,一般生長緩慢。

肝內多發稍低密度灶也可能是一些惡性病變的表現,如肝癌包括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原發性肝癌是肝細胞或肝內膽管細胞發生的惡性腫瘤,早期症狀可能不明顯,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肝區疼痛、消瘦、乏力等症狀。轉移性肝癌則是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轉移到肝臟形成的病灶,患者往往有原發腫瘤的病史。

肝臟的一些感染性疾病,如肝膿腫,在CT上也可能表現為稍低密度灶,同時患者可能伴有發熱、寒戰、肝區疼痛等症狀。

當發現肝內多發稍低密度灶時,醫生通常會結合患者的病史、症狀、體徵以及其他相關檢查如血液檢查、增強CT、磁共振成像等來進一步明確診斷。如果懷疑是惡性病變,可能還需要進行病理活檢以確定病變的性質。

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過度飲酒等,以維護肝臟的健康。同時,對於檢查發現的異常情況,應及時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肝內多發稍低密度灶是甚麼意思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