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壓產後要注意血壓監測、飲食調整、休息與活動、情緒管理、藥物使用等。
1. 血壓監測:產後需密切關注血壓變化,按照醫生要求定期測量血壓,一般建議每天早晚各測量一次,記錄血壓數值,以便及時發現血壓異常波動情況,若血壓持續不穩定或出現頭痛、頭暈、視力模糊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就醫。
2. 飲食調整:飲食要遵循低鹽、低脂、高蛋白原則。減少鹽的攝入,每天不超過 5 克,避免食用醃制食品;控制脂肪攝入,少吃油炸食品和動物內臟;多吃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蛋類、豆類等,同時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因用力排便導致血壓升高。
3. 休息與活動:保證充足的休息,產後身體較為虛弱,每天應保證 8 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避免過度勞累。在身體恢復良好的情況下,可適當進行活動,如產後一周左右可在室內慢走,但要避免劇烈運動和長時間站立,隨著身體恢復逐漸增加活動量。
4. 情緒管理: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大起大落。產後身體激素水平變化較大,加上照顧寶寶的壓力,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這些情緒可能會影響血壓。家人應給予產婦更多關心和支持,產婦自身也可通過聽音樂、與朋友聊天等方式緩解壓力。
5. 藥物使用:如果產後仍需服用降壓藥物,一定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按量服藥,不要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同時要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若出現不適及時告知醫生,以便調整用藥方案。
產後身體恢復需要一個過程,要積極配合醫生的各項安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態。若身體出現任何異常情況,都應及時與醫生溝通,確保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