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一大塊充血可能是用眼過度、外傷、感染、過敏、結膜下出血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合理休息、處理傷口、抗感染、抗過敏、促進淤血吸收等。
1. 用眼過度: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熬夜等導致用眼過度,眼部血管擴張充血。應保證充足睡眠,讓眼睛充分休息,避免長時間連續用眼。工作或學習時,每隔一段時間眺望遠處或閉目養神。可適當進行眼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也可遵醫囑使用玻璃酸鈉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緩解眼疲勞。
2. 外傷:眼部受到撞擊、揉眼等外傷,致使眼角血管破裂充血。若為輕微外傷,可在受傷 24 小時內冷敷,收縮血管減少出血;24 小時後熱敷,促進淤血吸收。若外傷嚴重,出現傷口等情況,需及時就醫處理傷口,必要時遵醫囑服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羅紅霉素片預防感染。
3. 感染: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眼部,引發炎症導致充血。細菌感染可遵醫囑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紅霉素眼膏抗感染;病毒感染需使用阿昔洛韋滴眼液、更昔洛韋眼用凝膠、利巴韋林滴眼液抗病毒治療。同時要注意眼部衛生,避免交叉感染。
4. 過敏:接觸花粉、塵蟎等過敏原,引起眼部過敏反應導致充血。需盡快脫離過敏原,用清水沖洗眼部。症狀較輕時可冷敷緩解不適;症狀嚴重可遵醫囑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膠囊、依巴斯汀片等抗過敏藥物,眼部使用色甘酸鈉滴眼液、富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鹽酸奧洛他定滴眼液。
5. 結膜下出血:通常因劇烈咳嗽、用力排便、高血壓等引起結膜下小血管破裂。一般無需特殊處理,出血可在 1 - 2 周內自行吸收。期間可適當熱敷促進吸收。若頻繁出現結膜下出血,需就醫檢查尋找病因並治療。
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避免眼部疲勞,注意眼部衛生,防止外傷。若眼部充血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