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蕁麻疹的誘因是甚麼

發佈時間:2025-02-14 11:42:59
郭亞南副主任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其誘因較為複雜,包括食物、藥物、感染、物理因素、內分泌因素等。以下是對蕁麻疹誘因的詳細介紹:

1. 食物:海鮮、蛋類、奶類、堅果、豆類、草莓、芒果等食物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導致蕁麻疹的發生。食品添加劑如防腐劑、人工色素等也可能是誘因之一。

2. 藥物:青霉素、磺胺類、血清制劑、各種疫苗等藥物可能引發過敏反應,導致蕁麻疹。一些常用的藥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降壓藥等也可能引起蕁麻疹。

3. 感染:細菌感染如扁桃體炎、鼻竇炎、膽囊炎等,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柯薩奇病毒等,真菌感染如手足癬等,以及寄生蟲感染如蛔蟲、鈎蟲等,都可能誘發蕁麻疹。

4. 物理因素:冷、熱、日光、摩擦、壓力等物理因素可能刺激皮膚,引起蕁麻疹。例如,寒冷性蕁麻疹是由於皮膚暴露在寒冷環境中引起的,日光性蕁麻疹則是由於皮膚暴露在陽光下引起的。

5. 內分泌因素: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月經紊亂、妊娠等內分泌因素的變化,可能導致機體免疫功能失調,從而誘發蕁麻疹。

以下是對每個誘因的

1. 食物:

海鮮:如蝦、蟹、貝類等,富含蛋白質,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蛋類:雞蛋中的蛋白質可能是過敏原。

奶類:牛奶、羊奶等奶製品中的蛋白質也可能導致過敏。

堅果:如杏仁、核桃、腰果等,含有多種過敏原。

豆類:大豆、綠豆等豆類中的蛋白質可能引起過敏。

草莓、芒果:這些水果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導致過敏反應。

2. 藥物:

青霉素:是一種常見的抗生素,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磺胺類:用於治療感染的藥物,可能導致過敏。

血清制劑:如破傷風抗毒素、狂犬病疫苗等,可能引起過敏反應。

各種疫苗:部分人在接種疫苗後可能出現過敏反應,包括蕁麻疹。

阿司匹林、布洛芬:常用的解熱鎮痛藥,可能引起過敏反應。

降壓藥: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可能導致蕁麻疹。

3. 感染:

細菌感染:扁桃體炎、鼻竇炎、膽囊炎等細菌感染性疾病,可能釋放出過敏原,誘發蕁麻疹。

病毒感染:肝炎病毒、柯薩奇病毒等病毒感染後,機體免疫系統會產生反應,可能導致蕁麻疹的發生。

真菌感染:手足癬等真菌感染性疾病,可能引起皮膚炎症反應,進而誘發蕁麻疹。

寄生蟲感染:蛔蟲、鈎蟲等寄生蟲感染後,寄生蟲產生的代謝產物可能作為過敏原,引起蕁麻疹。

4. 物理因素:

冷:寒冷性蕁麻疹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蕁麻疹,皮膚暴露在寒冷環境中後,會出現風團、瘙癢等症狀。

熱:膽鹼能性蕁麻疹在體溫升高時,如運動、熱水浴後,可能會發作。

日光:日光性蕁麻疹是由於皮膚暴露在陽光下引起的,表現為皮膚出現紅斑、風團。

摩擦:皮膚受到摩擦後,可能會出現局部的風團和瘙癢,如腰帶部位、袖口部位等。

壓力:壓力性蕁麻疹是由於皮膚受到持續的壓力後引起的,如長時間站立、背重物等。

5. 內分泌因素:

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可能導致機體代謝率增加,免疫功能紊亂,從而誘發蕁麻疹。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時,可能出現免疫功能異常,增加蕁麻疹的發病風險。

月經紊亂:女性在月經期間,體內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可能導致蕁麻疹的發作。

妊娠:懷孕期間,女性體內激素水平發生顯著變化,免疫系統也會有所改變,可能誘發蕁麻疹。

蕁麻疹的誘因可能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對多種因素過敏,而有些人則可能只對一種因素過敏。如果出現蕁麻疹症狀,應及時就醫,查明病因,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應避免接觸已知的過敏原,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以免加重病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均衡,加強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助於預防蕁麻疹的發生。

相關文章
蕁麻疹的誘因是甚麼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