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一二度尿失禁可能是盆底肌鬆弛、尿道括約肌功能減退、逼尿肌不穩定、膀胱炎、神經損傷等因素導致,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盆底肌鍛鍊、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盆底肌鬆弛:隨著年齡增長,尤其是經歷多次分娩的老年女性,盆底肌肉和筋膜組織會逐漸鬆弛,對膀胱和尿道的支撐力減弱,導致尿失禁。可通過凱格爾運動來鍛鍊盆底肌,即收縮肛門、陰道等盆底肌肉,每次收縮持續 5 - 10 秒,然後放鬆,重復進行,每天 3 組,每組 10 - 15 次。也可使用盆底康復治療儀輔助治療。嚴重者可考慮手術,如恥骨後膀胱尿道懸吊術。
2. 尿道括約肌功能減退:老年女性尿道括約肌功能會自然衰退,使得控制尿液的能力下降。可遵醫囑口服鹽酸米多君片、酒石酸托特羅定片、琥珀酸索利那新膠囊,增強尿道括約肌的收縮力。同時配合進行生物反饋治療,通過儀器監測盆底肌肉活動,幫助患者更好地掌握正確的收縮方法。
3. 逼尿肌不穩定:逼尿肌出現不自主收縮,會引起尿失禁。可進行膀胱訓練,逐漸延長排尿間隔時間,提高膀胱容量。藥物方面,遵醫囑使用黃酮哌酯片、奧昔布寧緩釋膠囊、米拉貝隆緩釋片,抑制逼尿肌的不穩定收縮。若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可考慮膀胱擴大術等手術治療。
4. 膀胱炎:細菌感染引發膀胱炎,炎症刺激可導致尿失禁。需注意個人衛生,增加水分攝入,多排尿衝刷尿道。遵醫囑使用頭孢克洛膠囊、左氧氟沙星片、三金片進行抗感染治療。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
5. 神經損傷:如腦部或脊髓病變等損傷支配膀胱的神經,影響膀胱的正常控制。積極治療原發病,如針對腦部血管病變進行相應治療。同時可進行康復訓練,如針灸、按摩等刺激神經功能恢復。也可遵醫囑使用甲鈷胺片、維生素 B12 片、鼠神經生長因子注射液營養神經。
日常要注意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長時間憋尿和重體力勞動,注意會陰部清潔,定期復查,根據身體恢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