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外凸可能是便秘、痔瘡、直腸脫垂、肛周膿腫、肛瘻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改善生活習慣、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便秘:長期便秘,排便時用力過度,會使腹壓升高,導致肛門局部組織向外凸出。日常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穀類,多喝水,適當運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可遵醫囑使用開塞露、乳果糖口服液、麻仁潤腸丸來促進排便,緩解症狀。
2. 痔瘡:久坐、久站、長期負重等導致肛管或直腸下端靜脈叢充血或瘀血並腫大,出現肛門外凸。避免久坐久站,進行提肛運動。遵醫囑外用馬應龍麝香痔瘡膏、肛泰軟膏,口服地奧司明片,嚴重時需手術切除。
3. 直腸脫垂:因腹壓增加、盆底組織薄弱等,直腸壁部分或全層向下移位。要避免增加腹壓的動作,如用力咳嗽、久蹲等。可進行直腸懸吊固定術等手術治療,術後注意護理。
4. 肛周膿腫:肛周軟組織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炎症刺激可引起局部腫脹外凸。注意肛周清潔,避免搔抓。遵醫囑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抗感染,形成膿腫後需切開引流。
5. 肛瘻:多由肛周膿腫破潰後形成,外口會有膿性分泌物,導致肛門外凸。保持局部清潔,防止感染。可採取肛瘻切開術、掛線療法等手術治療。
日常要保持肛周清潔衛生,勤換內褲,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久坐和久站,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定期復查,若症狀加重或出現其他異常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