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新生兒溶血病的臨床類型有哪些

發佈時間:2025-02-14 01:51:41

新生兒溶血病的臨床類型常見的有ABO血型不合溶血病、Rh血型不合溶血病,相對罕見的有MN血型不合溶血病等。

1.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多發生在母親O型而胎兒A型或B型的情況,由於自然界中廣泛存在A、B血型物質,O型血母親在孕前常已接觸過相關物質,體內產生抗A或抗B抗體,這些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與胎兒紅細胞上的相應抗原結合,導致紅細胞破壞溶血,症狀相對較輕,黃疸多在出生後2 - 3天出現。

2. Rh血型不合溶血病:Rh血型系統有多種抗原,以D抗原性最強,當母親為Rh陰性,胎兒為Rh陽性時,若母親曾有過輸血史或既往妊娠胎兒為Rh陽性,母親體內可產生抗Rh抗體,再次妊娠時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引起胎兒紅細胞大量破壞,病情較重,可出現胎兒水腫、貧血、黃疸等,黃疸出現早且進展快。

3. MN血型不合溶血病:相對較為罕見,是由於母嬰MN血型系統不合引發,抗體破壞胎兒紅細胞導致溶血,臨床症狀通常也表現為黃疸、貧血等,但發病率較低,症狀嚴重程度個體有差異。

新生兒溶血病若處理不及時可能影響孩子健康,一旦發現孩子有黃疸出現早、程度重等異常表現,需及時就醫檢查。醫生會根據具體病情採取光照療法、藥物治療、換血療法等措施。家長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密切關注孩子的精神狀態、吃奶情況等,治療後也需按要求定期帶孩子復查,確保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文章
新生兒溶血病的臨床類型有哪些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