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獲得性肺炎的發病原因主要有吸入性因素、醫源性因素、免疫功能受損、基礎疾病影響、病原體感染等。
1. 吸入性因素:
患者在醫院環境中,由於吞咽反射減弱或消失,如昏迷、麻醉後、腦血管意外等情況,容易導致口咽部的分泌物、胃內容物等誤吸入下呼吸道,從而引發炎症反應,細菌等病原體在肺部滋生繁殖,引起肺炎。
2. 醫源性因素:
各種侵入性操作是常見的醫源性因素。例如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機械通氣等,這些操作會破壞呼吸道的正常防禦屏障,使細菌更容易進入下呼吸道;另外,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會導致機體菌群失調,增加感染的風險。
3. 免疫功能受損:
許多患者本身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況,如患有惡性腫瘤、接受放療或化療、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等。免疫功能受損後,機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下降,肺部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真菌等多種病原體的侵襲,進而引發肺炎。
4. 基礎疾病影響:
一些慢性基礎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心力衰竭等,會影響患者的呼吸功能、免疫功能和全身狀態。這些患者的呼吸道清除能力減弱,肺部血液循環障礙,為病原體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條件,增加了醫院獲得性肺炎的發病幾率。
5. 病原體感染:
醫院環境中存在著多種病原體,如革蘭陰性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真菌等。患者在住院期間,由於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接觸並感染這些病原體,導致肺炎的發生。
患者住院期間應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康復訓練,合理飲食以增強自身抵抗力。若有不適,及時向醫生反饋,以便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