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發生輸液反應可能是輸入致熱物質、輸液速度過快、過敏體質、液體溫度過低、輸液器具質量問題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停止輸液、更換輸液器和液體、給予抗過敏藥物等。
1. 輸入致熱物質:多因輸液瓶清潔滅菌不徹底,輸入的溶液或藥物製品不純、消毒保存不良,輸液器消毒不嚴或被污染等。立即停止輸液,更換輸液器和液體,保留剩餘溶液和輸液器送檢,遵醫囑給予退燒藥,如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片、柴胡注射液等,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徵。
2. 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循環血容量急劇增加,心臟負荷過重。根據患者年齡、病情、藥物性質調節合適的輸液速度,出現症狀後,立即減慢輸液速度或停止輸液,讓患者取端坐位,雙腿下垂,遵醫囑給予強心劑如地高辛片、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毒毛花苷 K 注射液等,以增強心肌收縮力。
3. 過敏體質:患者本身為過敏體質,對輸入的藥物、液體中的成分等過敏。立即停止接觸過敏原,更換輸液器和液體,保持靜脈通路通暢,遵醫囑給予抗過敏藥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膠囊、地塞米松注射液等,密切觀察患者反應。
4. 液體溫度過低:輸入的液體溫度過低,刺激血管引起不適。可適當將液體加溫至接近人體體溫,一般不超過 37℃,但要注意避免燙傷患者,若患者症狀嚴重,可遵醫囑給予對症處理。
5. 輸液器具質量問題:輸液器具存在質量缺陷,如漏氣、堵塞等。立即更換合格的輸液器具,檢查輸液裝置是否通暢,確保輸液順利進行,同時觀察患者情況,有異常及時處理。
輸液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者反應,根據患者情況合理調節輸液速度,選擇質量合格的輸液器具和液體。一旦出現輸液反應,要冷靜處理,及時通知醫生,確保患者安全。